就业指导

药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成“公”经验分享

作者: 查看人次: 发布日期:2025-02-05

在药学领域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吉林大学药学院始终秉持对学生职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将就业育人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积极搭建多元的就业平台,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无论是投身于政府部门的药学监管岗位,还是加入药企参与药物研发与生产,学院本科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展现出广阔的就业前景。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2024届本科毕业生崔宇轩的就业历程,汲取他的宝贵经验,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个人介绍:

崔宇轩,2024届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2024年国考笔试第二,2024年山东省考笔试面试均位列第一,如愿以偿进入到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成为了一名国家公职人员。

一、考前信息筛选

1、公务员考试类别

主要有选调生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也称国考),各省各地公务员考试(也称省考),下面我将分别谈一谈相关事宜。

(1)选调生考试

选调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申请时间大约在大四上学期(要根据各地招录具体通知),要求有一定学生工作经验,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选调生名额较少,近几年本科生招录条件愈渐严苛。

(2)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是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适合药学专业的岗位一般有海关等职位(限制专业为药学的岗位有限)。考试时间一般较为固定,集中在十一月末十二月初。从报名公告发布到具体通知录用大概经历半年时间。

(3)各省市公务员考试

适合我们专业的岗位主要分布在各省各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设置限制药学专业的岗位。考试时间一年大致可以分为春季省考以及秋季省考,春季一般在三四月份,也就是过年之后进行,相应省份有东北三省,内蒙古,陕西等地;秋季大多在十二月中旬陆续开始截止到年前。相较于国考,省考的选择空间更大,考试的容错率也更高,可以根据各省各地的考试公告以及岗位表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多报名多参加,通过不同省份的出题特点来弥补自己的知识盲区,拓宽思维方法。

2、报名注意事项

及时通过各地人事网以及公务员招录网站关注考试公告,关注报考职位的要求,例如是否要求为中共党员,是否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是否要求英语四级或六级通过才能报考等等。因此推荐大家报考自己条件符合的并且职位要求尽可能多的岗位。每天关注报名人数的变化,在适合的时间及时报名,不要卡到最后一天。

二、笔试经验分享

1、行测经验

行测有取舍才能笑到最后,“一题不放,必死无疑”。参照“二八原则”,行测共130-135道题目,难易各10道,其它为中等题目。若简单题目全部正确,中等难度题目保证75%的正确率,较难题目做对加猜对获得25%的正确率,就可以拿到69分以上的分数。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强弱项。通过每次国考真题以及相应省份省考真题的演练,每次都要计时做完计算出行测五个模块的正确率。

(1)常识

常识与基础关系较大,需要着重学习根据已知基础常识推断不熟悉知识的能力。现在很多常识题目不是考记忆而是考推理。

(2)片段阅读

这是较好把握的一个模块,摆脱自己惯性思维,随着材料的逻辑走,学习关键词,信号词等常用技巧,做题顺序一般是由问题——片段——选项。对于过度引申的选项,要形成敏感意识,过度引申项必错,因为是标准化考试,答案唯一。

(3)选词填空

这个重在对语句内部的逻辑把握,从而排除一半选项,剩余的类似选项,需要根据自己知识储备和语感做判断,往往难点也在这里。

(4)数量关系

对于该模块无从下手的,可以重点学习常规模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比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和差倍比,顺逆水,空瓶换酒……这些模型是解题基础,练习熟练了能够保证考试中快速解题。

(5)图形推理

技巧就是那么多,用的越熟练,见识的题目越多,盲区就会越少,每天坚持练习一定量图形推理题是必要的,可以锻炼我们思维的敏感性。这一模块我自己掌握的并不好,在平时练习中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考试时这部分我都是放在最后去做,将更多时间花在自己更有把握的模块上。

(6)判断推理

定义判断这个模块方法技巧学习以后,最重要的是做题心态,跟着题干信息走,不要掺杂任何个人以往知识经验判断,效果就会比较好,很多做错的题目,实质上是在想当然。逻辑推理中常规的几个推理模型需要牢固掌握,逻辑讲求严谨,凭感觉做出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至于类比推理的方法技巧是固定的,需要反复练习,跟图推类似,每天坚持做题,就会有明显进步。考试中往往会提前3-5分钟发卷子,我在拿到卷子涂上姓名考号后,会直接翻到类比推理,不动笔,把类比推理迅速看完,心中选出答案,两分钟足够做十道了。

(7)资料分析

许多人一开始存在惧怕,由于心里紧张导致正确率不高,这个模块需要格外下功夫,对于基本的知识点比如年均增长率,翻几番,增长量,增长幅度等要仔细掌握,速算技巧要全面学习,资料分析不是资料计算,要巧妙应用技巧和观察选项(往往能排除两项),能够大大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一定要保证不会有看错数据,掉入陷阱这种低级错误出现。

2、申论经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读社会热点,积累考试素材,是应对申论的取本之道。这里跟大家分享几点我的心得体会,可以从读新闻开始,提高自己的申论能力。

(1)摆正思想,强化认识,厘清文章意识

一篇优秀的文章,新闻也好,通知也罢,亦或者政府报告,并不是简单的一篇陈述文。它的出现是有意义,有意识的,这里就要去理解这个意识。比如中央机关会同最高检召开一项主题学习会议,会后形成会议精神,这个精神必然要贯彻落实到各省检察院。于是,各省就会通知学习本次会议精神。那么这个通知就很好理解了,这叫弄清其存在的意义。

(2)擦亮眼睛,归纳分析,列出文章要点

一篇公文,如果它写的比较好,必然逻辑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是方案,必然有实施主体123、实施方案123、实施步骤123等等。如果是检查报告,必然有存在问题123,解决方案建议123。平时备考之余可以看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看看各省对应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这些都是好笔杆子模范,当作范文来读,久而久之,一个问题看一眼就知道要答哪几点。

(3)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模仿文章创作

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难,当然,如果你想申论上70分,最好达到这个境界。文章读的多了,就要总结,不断模仿着去创作。比如,读完一篇新闻,你找到了其分层架构,能否闭上眼重构出来,刚开始很难,坚持多读多看就简单了。在此基础上,要提高一下,学会他山之石以攻玉。比如读到某财政局加强作风建设措施,你能否写出某建设厅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

三、面试经验分享

1、无领导小组讨论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价者不给考生制定特别的角色,也不指定谁是领导、每个人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而是让所有考生自行排位、自行组织,评价者只是通过安排考生的活动,观察每个考生表现,来对考生进行评价,这也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名称的由来。

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各部委招考公务员面试过程中,部分单位开始采取尝试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形式。这种面试形式相比于结构化面试更为科学、客观,并且效率极高,很有可能成为将来公务员面试的主流。

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是通过给一组考生(一般是5-7个人)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考生们进行一定时间(一般是1小时左右)的讨论,来检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是否达到拟任职岗位的综合要求,由此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

2、结构化面试

综合分析考察的是对时事热点的把握与观点整合能力;计划组织考察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及逻辑性;情景应变考察的是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以及抗压性;人际关系涉及到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自我认知是自我认识以及对公务员的认识。

3、面试测评要素

举止仪表要得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个人仪表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言语表达上,思想的表达比思想的本身更重要,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在答题期间要将自己设定为一名公务员,以公务员视角来审视题目,做出判断和解答。自我情绪控制要做到保持微笑,情绪温和泰然处之,声音要洪亮,语速放慢,来让自己更得体。

以上内容仅代表崔宇轩个人关于省考备考的心得和经验。

在逐梦成 “公” 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凝聚着努力与坚持。崔宇轩从考前细致的信息筛选,到笔试各模块的巧妙应对,再到面试环节的游刃有余,每一份经验都将领航学弟学妹前行之路。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经验内化于心,在备考路上稳步迈进。相信在吉林大学药学院这片育人的沃土上,未来会有更多药学学子凭借自身努力与学校、学院提供的机遇,实现职业理想,续写药学就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