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深化对制药产业发展规律的理解,10月28日,药学院“药苑名家”系列讲座第6讲,特邀柏旭教授作题为“从药物的发现和研发史看制药产业的未来发展”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副院长曹霞主持,院长项金宝及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参加。
报告中,柏旭教授以时间为主线,系统梳理了药物发现的演进历程。他结合非那西汀、阿司匹林、氯喹、青霉素以及格列卫等代表性药物,生动阐释了新药研发从早期偶然发现到现代靶向精准设计的重大跨越,揭示了制药行业从“经验探索”迈向“科学驱动”的深刻变革。柏旭教授进一步围绕全球制药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剖析了创新药出海加速与资本市场回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他结合吉林大学药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学科育人方面的特色优势,鼓励师生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创新药研发与全球布局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本次讲座是药学院深化内涵建设、拓展国际视野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学院将持续邀请更多行业专家与学术名家来校交流,推动教学科研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助力制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柏旭,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教育部委派留美博士生(CGP项目),北卡罗莱纳大学(UNC)有机化学博士,三角研究院(RTI)药物化学博士后,获得十余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创建“吉林大学-上海医药集团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主持和参与“十一五”至“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创建厦门市博瑞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新合成工艺和主持临床前研究,获得一个抗肝纤维化原创药物临床许可,持续探索并实践“产学研医”研发模式,获得福建省“百人”创业团队支持、厦门市“双百”创业领军人才项目支持。

